• 2025-09-30 08:35:35
  • 阅读(12919)
  • 评论(4)
  • 金秋蟹正肥

    阳澄湖开捕迎“丰”景

      秋风起,蟹脚痒,又到了品味大闸蟹甘旨的时节。前几天(26日),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。

      上午10点,跟着开捕号令的下达,一年一度的阳澄湖大闸蟹围网捕捉拉开帷幕。船舷边,蟹农们熟练地拉起蟹笼,一只只青背白肚的大闸蟹争相出笼。

      为了保证螃蟹的鲜度,在开捕现场,当地加派了数十个物流装车发运口,直接对接蟹塘。刚捕捉的大闸蟹立刻装入新式冷链转运车,直达顾客餐桌。

      据苏州市农业乡村局发布,本年阳澄湖大闸蟹产量达1.035万吨左右,比上一年增加450吨。估计国庆中秋假日往后,阳澄湖大闸蟹将迎来大规划批量上市。

    鲍鱼猎头迎丰盈

    清晨出海抢“头鲜”

      除了大闸蟹,秋季开海还带来了丰厚的海鲜挑选。山东荣成市是我国重要的鲍鱼产区,眼下正是鲍鱼丰盈的时节。

      在山东荣成爱莲湾海域的一艘鲍鱼运送船上。清晨4点钟,我们现已在捞鲍鱼。箱子里边装的一层一层的便是鲍鱼。它们平常都是被拴在绳子底下,需求的时分就把它们打捞上来。

      海面上,渔民的头灯在微亮的天色下闪耀,分外夺目。我们各自忙活着,有的在收鲍鱼,有的在给鲍鱼投喂龙须菜。跟着天色渐亮,满载鲍鱼的运送船连续泊岸,新鲜鲍鱼被转运到车间进行分拣,然后送往商场出售。

    技能打破+生态优势

    鲍鱼年产量40亿

      山东荣成市具有鲍鱼饲养海区面积1.2万亩,鲍鱼年产量3万多吨,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,是我国北方地区鲍鱼的首要产地。但在上世纪80年代,鲍鱼在当地仍是个稀罕物,这些年,荣成鲍鱼工业是怎么开展起来的?

      人工育苗技能的打破,让荣成鲍鱼走上了规划化饲养的路途。而当地雄厚的海洋资源禀赋和海岸区位优势,进一步推进鲍鱼工业做大做强。

      近年来,荣成和福建莆田等地协作展开鲍鱼“南北转场”、冬夏对调“留鸟式”饲养形式,避免了水温过低或过高对鲍鱼产量和质量构成的影响。鲍鱼成活率由本来的50%提升至90%以上,生长周期由三四年缩短为两三年,进一步做大了工业规划,提升了鲍鱼的产量和质量。

      经过多年开展,当地已构成鲍鱼饲养、加工、运送、买卖等较完好的工业链条,从业人员3万多人,产量挨近40亿元,鲍鱼工业已成为荣成首要的渔业经济支柱和特征工业之一。

    鲍鱼捕捉上市

    供给双节商场

      除了山东荣成市的鲍鱼在忙着收成,这两天,福建宁德的鲍鱼也连续捕捉上市,供给节前商场。

      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寒垅村鲍鱼饲养区,连片的饲养网箱漂浮在碧水之上。在鲍鱼排上,工人们娴熟地将重达几十斤的鲍鱼饲养笼从水中拉起,用扁担挑到分拣台上。随后,工人们用钝口刀将鲍鱼取出,装进小塑料筐,再经过称重、过水后,会集运往商场。

      寒垅村鲍鱼饲养面积达3200亩。饲养户告知记者,上一年以来,饲养鲍鱼的首要饲料龙须菜价格回落,饲养本钱有所下降,再加上节前收买商订单量显着增多,这对饲养户来说,是两层利好。

      据统计,本年1至9月,蕉城区鲍鱼产量约1.46万吨,产量近11亿元。

    海虾丰盈 古法晒虾味飘香

      眼下,正是海虾丰盈季。在浙江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,乡民们沿袭古法将新鲜海虾制造成虾干,晒出的虾干求过于供,许多游客前来收购。

      一早,强蛟镇峡山村乡民薛荣川和妻子尤青莲现已忙活上了。两口大铁锅前,薛荣川从水箱里捞出刚从码头运来的鲜虾,整只下锅用大火煮熟,保证每一只都完好丰满。数百只鲜虾敏捷变红,海虾特有的鲜甜顺着热气飘出。

      除了食材考究,宁海湾的虾干制造也颇具地域特征。尤青莲挑了个阴凉地,将刚煮好的海虾均匀地铺在晾架上,经过翻晒,保证虾干双面风干均匀,口感共同。

      “晒秋”是宁海湾渔村撒播已久的办法,现在已逐步开展成特征工业。当地虾干的制造在传承传统海味制造手工的一起,特意改用低盐配方,推向商场后也深受顾客喜爱。

    板栗“噼啪”落 乡民富起来

      秋天,许多当地都有打板栗的风俗。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,板栗现已成熟了。除了打板栗,当地还把直播间搬到了田间地头,让网友们下单尝甘旨。

      走进黄冈市罗田县,一颗颗板栗挂在枝头。栗农们手持竹竿娴熟地敲打着枝条,阵阵“噼啪”声响彻林间。跟着竹竿的敲打,裹着翠绿外衣的板栗应声落地,空气中充满着丰盈的清甜。

      要吃着新鲜,就要快速出售。对此,罗田县安排直播团队扎进了栗林,经过镜头向网友们展现板栗从采摘到去壳的完好进程。这几天,当地经过直播已直接出售板栗1500吨。

      与此一起,板栗加工厂也在忙着赶订单。新鲜收成的板栗能够做成袋装零食,附加值更高了。​

      从按筐、按吨“粗豪”卖,再到现在按袋儿精密卖,罗田板栗正在走出山林,奔向商场,成为乡亲们口袋里的“金果子”。

    竹竿响处板栗落

    一道好菜满院香

      现在,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的板栗也成熟了,当地乡民们会去采摘新鲜的板栗,做一道甘旨好菜——板栗烧鸡。

      一大早,旌德县白沙村的板栗林热闹了起来。想要制造板栗烧鸡,新鲜板栗是最好的。乡民们挎着筐子、拎着竹竿来到树下,对着树枝一敲,板栗球接二连三掉落下来。

      带着丰盈的果实回到院中,我们分工处理板栗的外壳,有人脚踩轻碾,有人剪刀破缝,不一会儿,丰满的栗子便堆满了盘子。厨房里,土鸡正在灶上炖得入味儿,将板栗清洗后倒入锅中翻炒,金黄的鸡肉裹着浓汁,嫩黄的板栗泛着油光。

      摆好碗筷,一桌好菜连续上桌,板栗烧鸡自然是压轴上台,香气瞬间充满小院。亲友们围桌而坐,同享甘旨,甜糯板栗混合着鸡肉的鲜香,团圆时间多了几分甜美与温情。

    来源: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    14 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