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2023-03-03 10:24:49
  • 阅读(1690)
  • 评论(5)
  • "期望能够更好地为修建行业、为农人工集体发声,建言献计。"2023年,邹彬连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。履职5年来,这位95后全国人大代表感受到国家对技术工种越来越注重。

    近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现,上一年我国农人工总量挨近3亿,到达29562万人,比2021年又增加了1.1%。全国两会举行在即,还有另一组数据值得注重,2008年,第一批来自农人工集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只要3人,而到本年,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,农人工代表已经有了56人。

    农人工集体的改变不仅是数量的增加,更是"质"的腾跃。国家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查询数据显现,外出农人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大都,大都没有参加过技术训练,以从事制造业、修建业和服务业为主,这些特征构成了当年人们关于农人工集体的刻板形象。

    这些年,这些刻板形象正在逐步被打破,活泼在各类渠道小小生活网的农人工的身影越发多元和鲜活:取得2023年《我国诗词大会》亚军的农人工朱彦军、工地健身火爆全网的"搬砖小伟",还有从泥瓦匠到大国工匠、走进人民大会堂的"小砌匠"邹彬……他们展示着新时代这一集体劳作中的高兴与寻求,精神国际的诗与远方。他们兢兢业业,眼望国际,他们对日子有更多等待,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,也是城市日子的阅历者,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式、发明美好日子的参与者。

    从2008年到2022年,农人工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活跃发声、建言献计,他们的主张包括"推进农人工向新式修建产业工人转型""加大工作训练力度""促进融入城市"等等内容,"根"于底层、"源"于实践,注重农人工的切身利益。这一方面是因为农人工代表来自的范畴越来越多元,他们注重的议题天然也在不断拓宽;另一方面是他们的文化水平、知识结构等都在不断提高,"这使得他们有才能去注重更宽广的范畴"。

    农人工集体数字上的"突变"和认知上的"突变"背面是一条条方针的公布和执行,也是多方的继续尽力。2006年3月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处理农人工问题的若干定见》,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研讨处理农人工问题的重要指导性文件。十年来,从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人工服务作业的定见》《关于全面管理拖欠农人工工资问题的定见》,到前不久发布的《关于展开县域农人工市民化质量提高举动的告诉》,方针继续发力,内容触及促进工作、加强技术训练和工作教育、强化劳作权益保证等问题。

    查询显现,新一代农人工仍然吃苦耐劳,爱上网、敢消费,乐意自我提高,不单注重薪酬凹凸,更垂青工作远景和自我成果。他们中有人期望能融入城市,也有人乐意带着技术返乡。他们有时机生长为大国工匠,也能够回归田园,让农人工有更宽广的六合和更多元的挑选,是新式城镇化和村庄复兴战略的需求,也是新时代农人工的心之所向。

    (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丨段译)

    来源: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    33  收藏